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旅游资讯 >>当地资讯 >> 海心山——心灵的净土
详细内容

海心山——心灵的净土

5d8900cag8bd4a12ef255undefined690.jpg

夏季时远处拍摄到的海心山

 

海心山亦称仙山,是突兀在青海湖中的花岗岩体,长1公里,宽约600米,山顶高出湖面77米。受湖水的侵袭,岛缘多为悬崖峭壁。山上依山傍水建有庙宇,建筑物与湖光山色混为一体。岛上有一股清泉,夏季绿茵一片,山花烂漫,宜于养马《隋书中曾有记载:“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后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占其所据青海湖盆地后,也在此地设立官员,专职于海心山牧马隋以后海心山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你来我往的草原民族的游牧地,青海骢这一传世名驹也慢慢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psb (11).jpg

深冬,我们徒步离岛时的照片,身后就是海心山

 

现在的海心山因为远离尘世的地缘条件,成为了修行者的圣地。 冬季动辄零下20多度的气温,早已经将青海湖冻成一块洁白镜面。站在湖面上,四周望去是茫茫的一片,冰湖之中,人就似迷失在极地一样不辨方向。海心山正矗立在这块洁白画布的中央,一片雪白之中拔起一块山石,即突兀又自然,如同云海中耸立的凌霄宫一般圣洁。夏季冰开之后,又被包裹在一片灿蓝的大海之中,唯独山上的牛群和僧人在那里寂静的生活。数百年间,苦行僧人们便选择了这块与世隔绝的宝地来参禅问道。深山方能藏古寺,定中才能悟般若。海心山上的僧人大多是来自青海各地的藏人,懂汉语的不多,虽然可以做简单的交流,但是如果想询问法理,怕是困难重重。通过同行人的翻译,只能大致了解他们生活修行的情况。由于青海湖是咸水湖,小岛虽然被湖水环绕,但用水却是十分不便。全岛22口人都靠岛边缘处的一口水井来维持用水。除去山顶莲花庵里修行的13位比丘尼外,还有9位苦行的僧人散落在岛上的山洞和简陋的泥房中。若是单从生活条件来对比,海心山的苦行僧们远苦过终南山的隐士,不过,因陋就简,他们对待恶劣条件逆来顺受的心境却大致相同。佛法带给他们的力量,远胜于自然环境的残虐 山顶的莲花庵中,除了一位已经在岛上修行15年的老尼师外,其余都是6岁到10多岁的年轻尼师。平日除了在师父的指导下修行,还需要做许多繁重的体力活,比如拖运水泥,翻制石砖,增建庵堂等等。虽然都是女众,但面对这些体力劳动,她们也丝毫没有怨言。这些劳动或许也是她们磨练心性,精进佛法的一种方式。

psb (10).jpg

岛上物资运输困难,我们过夜后的第二天,政府委派的给海心山的运送煤和粮食的皮卡车便在距离岛20米远处掉入了青海湖,车上物资被僧人们抢运回岛上。

 

  一位在岛上苦修了10年的比丘尼告诉我们,她每天的口粮只有粗茶水,和一些囤积的一天最多吃两顿饭,有时粮食短缺,需要两三天才吃上一顿。夏天天气回暖的时候,冰雪消融,车辆不能登岛,岛上的补给就更加难以为继,在岛上随便挖上一些野菜配合干馍充饥。比丘尼说到这些的时候,语气平静,就像在诉说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这种淡泊和坚韧真的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赞叹。

QQ图片20160311181737.jpg

同行的伙伴在青海湖冰面上骑自行车

 

现在的青海湖商业旅游氛围浓厚,特别是151景区一带,从门票到停车费,餐饮,住宿等等,随处可见各种让人不高兴的不合理高收费,唯独这处与世隔绝的海心山,依然保持着它的质朴和淡然,不与俗世有染。

 

附注(海心山不通游船,除了冬季冰封,游客没有机会上岛,我们是一群户外爱好者在深冬时跟新大陆户外俱乐部的组织者相约一起徒步登岛的)

 

在线客服
- 多杰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梅朵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卓玛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